最新訂單:
一場秋雨一場涼,前幾日的秋雨將沈陽溫度驟然拉低,雖然這幾日天氣晴朗,但依然能感到涼風習習。因氣溫而大火的海濱游就在這種溫度變化中步入尾期,而低溫使溫泉游變得火熱。
天涼下水難,旅行社停止海濱游
“現在海濱游產品基本下線,只有丹東獐島和秦皇島北戴河留有旅游線路,但是報名的人非常少?,F在天涼了,水溫很低。一天之中只有中午能下海,但也就是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。如果到海邊不下水,就失去意義了。”
昨天,沈陽晚報記者咨詢了沈陽青年國際旅行社、遼寧國際商務旅行社等,對方均表示原本立秋之后有“秋老虎”伴隨,海濱游還能維持一段時間,但接踵而來的臺風、秋雨一下子把海濱游拉進淡季。
因此,一些旅行社借著8月28-29日臺風來臨之機就停止了海濱游,有的旅行社是在本周逐步終止海濱游的。在沈陽各旅行社的網站上,各海濱游產品大多數已經下架,即使有未下線的,在咨詢客服人員時,對方也會告知線路價格下降一半并提示現在已經有些過季了,請游客想清楚后再決定報名。
海濱景點轉型,搞釣魚、海鮮游
不過,一年僅靠夏天來盈利的海濱景點、漁家樂并不甘心進入淡季,有些自己打出廣告或攬客信息,想通過轉型來爭取最后的游客:一是宣稱9月1日之后,黃渤海開海,吃海鮮正當時;二是表示秋高氣爽,正是海釣的好時機。
而在記者采訪時,一些海邊漁家樂、景點表示轉型的效果并不是很好。“海濱游最大的亮點就是下水,屬清涼路線。吃海鮮是海濱游的附屬產品,其實在哪都可以吃海鮮。所以,靠海鮮游招徠游客,吸引力有限。”營口一海濱漁家樂的主人介紹。
沈陽鐵西區(qū)一位釣友表示,原以洗海澡為主的海濱游現在想借釣魚招徠游客,效果也有限。首先,近年釣友隊伍雖然在不斷擴大,但是在整個游客中比重并不是很大。另外,釣友更重視的是一種釣魚的樂趣,有時看重的不是地點,所以也不一定非要到海邊,很多人更喜歡到沈陽周邊的池塘、河邊、釣魚池等地。
溫泉接力,周末周邊游火爆
在海濱游進入尾聲,部分景點轉型效果有待考察的情況下,溫泉接過一日、二日游的接力棒。昨天,在沈陽各旅行社的網站上,記者看到各海濱游下線后,接替的產品均是溫泉游,例如原本是鲅魚圈海濱海鮮自助游,變成鲅魚圈思拉堡溫泉1日游;原本是熊岳海濱游,變成熊岳天沐溫泉1日游;原本是莊河海濱游,現在變成冰峪溝、步云山溫泉二日游。
“現在溫泉正當時,每周末都有很多游客跟團旅游。”皇姑區(qū)歧山中路一家旅行社的工作人員介紹。不過,這位工作人員表示,過去沈陽沒有溫泉,一到秋冬季節(jié),大部分的沈陽人都跑到省內鞍山、大連、本溪等地去溫泉旅游,而現在沈陽有溫泉后,多數人都在本地溫泉游了。
“確實是,溫泉游多為一日游。游客比較認可沈陽溫泉旅游。”和平區(qū)一旅行社的工作人員表示。